磨练意志,挑战自我 济宁市初高新生军事训练如火如荼进行 | |
暑意未去,凉秋未至,眼神流露着自豪与希望,心中充斥着光荣与梦想。9月开学后,济宁市各初中、高中新生都陆续开始了“军旅生活”。 9月7日下午,济宁市第十三中学进行了军训展演。十八个班级,十八支方队,组成一排排整齐的迷彩方阵,昂首挺胸,步伐整齐,口号嘹亮,英姿飒爽,充分展 现了十三中学子勇于拼搏、敢于挑战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面貌。在汇报表演中,同学们精准地展示了常规军事动作、优良的团队意识。 “学生军训内容主要是单个军人队列动作,包括立正、站军姿、齐步走等,训练时间不算长,强度也不是很大。”来自空军某部的教官介绍道,部队从各个连队中选出个人军事素质、军事动作规范的战士前来学校担任教官。军训刚开始时,学生们出现过玩闹、队形懒散、体力不支等现象,在经过几天的训练后,学生们开始注重集体纪律性,一些集体活动都能够很快的做到快、静、齐。休息期间,学生们也会向教官们询问部队生活,尤其对飞机相关知识比较感兴趣,教官们会向学生们普及一些国防知识。
“通过本次军事训练,再次培养了爱国情操,提升了学生国防意识,磨炼了学生品质,规范了学生行为习惯,对于四年初中生活具有良好的开局意义。”十三中初一年级部主任梁洋说道,此次军训共1100名初一新生参加军训,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增强体质、培养集体观念、提高国防意识。 9月7日,济宁市第十四中学2018级初一新生军训圆满结束。当日下午,6个班、370余位初一新生列队在操场上接受学校领导、师生和家长们的检阅。据济宁市十四中学负责人介绍,该校一直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,把学生的德育工作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。10多年来,坚持进行初一新生的军训工作,让初一新生接受正规化、系统化的军事训练,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遵纪守规的良好行为习惯,帮助学生树立集体荣誉感。 9月1日午,北大培文济宁二中2018级新生军训会演暨总结表彰大会举行。经过六天的紧张训练,2018级新生出色地完成了所有军训科目,以饱满的热情、矫健的身姿、铿锵的步伐接受了学校领导的检阅。随着一声令下,队列表演随即展开,各班方队依次通过主席台,并进行了立正稍息、向左右转、齐步立定、跑步走等汇报项目的展示,同学们精神抖擞、步伐坚定,他们响亮的口号、标准的姿势、整齐的队形,充分展示了军训以来刻苦训练的优异成绩,为高中入学第一课递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,赢得了在场学校领导、老师的一致好评和阵阵掌声。 9月5日上午7时20分,随着一声哨响,以班级为单位的队伍井然有序地从校园出发,高一年级38个班级、近1800名师生踏着轻快的步伐,沿着运河路向太白湖校区进发,徒步前往太白湖校区进行远足拉练,共同迎接他们步入高中的第一次挑战。全程往返17公里的行进过程中,整个队伍步伐矫健,口号响亮,向市民们展示了一中学子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。“第一次参加拉练活动,不仅培养我们艰苦奋斗的精神,还让自己有一个非常好的身体,更好地迎接三年的高中学习。”高一38班新生张黎通对远足活动满怀期待。 据了解,济宁一中太白湖校区启用后,新生军训期间参与“远足拉练”,已成为济宁一中的校园传统文化。“自2014年开始,远足拉练就成为新生军训的‘固定项目’,而近3个小时的长途拉练对于初入高一的学生来说也是一次挑战。”济宁市第一中学教导主任于戈表示,远足拉练好比高中三年的学习历程,期间会遇到困难,但最后凭借坚强的意志终究会获得胜利。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们动起来,磨练学生意志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。 据军训相关负责人介绍,军训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军旅生活,培养学生吃苦意识及高度自觉的组织性、纪律性,强化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,为三年高中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基础。学校军训为期七天,除了正常的基本军事训练之外,学校还安排了班级军歌比赛、长途拉练等多样的活动,丰富学生们的军训生活。 不历风雨,怎能参天;不经磨难,焉能成才。青春不怕烈日曝晒,年轻不怕汗水洗面,军训是考验,军训是历练,初高一新生,必将铁肩担重任,豪情谱新篇。 孟昭乾 武育新 |